AYX爱游戏- 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 体育APP正确认识与科学防范学生欺凌问题
栏目:爱游戏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23

  AYX爱游戏,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爱游戏体育APP

AYX爱游戏- 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 爱游戏体育APP正确认识与科学防范学生欺凌问题

  什么是学生欺凌?从学术定义上讲,欺凌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反复蓄意伤害力量较弱一方的行为,包含踢打、勒索财物、辱骂、排斥、造谣、网络暴力等具体形式,其核心特征是力量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与一般性冲突和攻击行为不同,欺凌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众欺寡”。学生欺凌的加害方在人数、体格、心理等方面占据优势,受害方难以反抗、不敢反抗,甚至不敢求助,这就使得学生欺凌事件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严重程度不断升级。正因如此,学生欺凌被称为“沉默的噩梦”。

  学生欺凌是个普遍的、世界性的问题。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对参测国家(地区)的测查数据显示,各国受欺凌的发生率在2%~40%之间,23%的中学生一个月会被同学至少欺凌一次。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综合多项大型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世界范围内,7.1%~78.0%(平均32.4%)的儿童青少年会频繁遭受欺凌。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45个欧美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6%的儿童青少年在过去一个月中对他人实施至少2次欺凌,10%的青少年在过去一个月中遭受至少2次欺凌。

  学生欺凌的产生和存续有复杂的心理社会机制,这也是以单一的惩戒或法治等手段在治理学生欺凌时难以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原因。从心理学角度看,受欺凌者往往缺乏有效问题解决技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社交退缩等问题;而欺凌者通常存在低共情、冷漠、信息加工偏差等情绪与认知问题。当然,学生欺凌的发生也与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忽视、体罚、过度保护、不良同伴影响、教师反欺凌知识技能不足、学校或班级氛围不佳等。学生欺凌不仅仅是欺凌者的道德品行问题,更是个体与环境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明确欺凌发生的个体—生态机制,实施科学的预防干预方案,切实增强学生的反欺凌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是学生欺凌防治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上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出现一系列因受欺凌而发生的恶性事件,比较典型的,如挪威三名受欺凌青少年自杀事件、芬兰的受欺凌者学生枪击事件等。正是在这些社会事件的推动下,挪威、英国、芬兰等国政府相继启动学生欺凌防治运动。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学生欺凌预防干预项目,诸如挪威的OBPP项目、英国的Sheffield项目和芬兰的KiVa项目等。经过大范围推广实施,这些项目使欺凌、受欺凌发生率下降了50%左右,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国际欺凌防治的成功经验表明,科学的防治方案主要有以下关键特征:一是欺凌防治的目标不仅仅是避免严重恶性事件,而是着眼预防与干预结合、防患于未然,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终止已发生的欺凌事件;二是基于欺凌发生机制的科学理论制定学生欺凌预防干预方案,这是保障防治效果的关键;三是普遍采用循证实践范式,方案的设计、验证、改进都以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四是以学校为反欺凌主阵地,通过赋能教师、改善学校软硬环境等重塑学校生态,使之具有防治学生欺凌的功能;五是谋求学校、家庭、社区协同配合,构建多层级防治体系,形成防治合力。

  第一,广泛开展欺凌防治的科普宣传。普及宣传欺凌相关知识,让欺凌防治知识和技能深入人心,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尤其是教师、家长群体,对学生欺凌问题的科学认识,这是保证欺凌防治工作成效的基础。一方面,有关部门可通过权威媒体发布学生欺凌调查数据,让公众了解学生欺凌现状,重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向一线教师及学生家长普及宣传欺凌防治的科学策略,提升欺凌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要建设专门的欺凌防治科普平台。通过专题教育、科普手册、网络教育、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全方位开展反欺凌普及宣传。